电影《流浪地球》观后感
两天前看了《流浪地球》,因为懒,现在才来作个总结。
观众对这部片子的赞誉很多,特效、情感、画面等等,但其实最震撼我的,还是大刘的“想象力”。
所谓的科幻,并不是描绘未来,而是愿景未来,未来从来没有参照物,想象力才是惟一的画笔。
感谢大刘,我们见到了人类推着地球在苍穹间游弋、一言不合就引爆九大行星中最大的木星。
叹为观止!
其实片子前半段并没有那么出彩,无非是叛逆少年带着懵懂少女离家出走。
直到“我们来引爆木星”,同样引爆了观众的热情。
木星,这个片中最大的“反派”,在它看来,地球不过是他的饕餮盛宴,到嘴边的肉,还能飞了?
然而,结果正如片中我最喜欢那句对白,
“无论历史将人类导向何方,人类的勇气与坚毅,将永刻于星空之下”。
原著小说我没有看过,但是影片一直试图在刻画情感上做文章。
有些情节乍一看,热血沸腾,感人肺腑,其实经不起仔细推敲。
尤其是朵朵说了大半天没说个重点,居然感动了全世界,
吴京三言两语就让联合政府官员朝令夕改,满满的主角光环、剧情需要、无敌嘴炮。
至于令中国观众眼前一亮的特效,如果按“绝对标准”而不是“相对标准”的话,也就那样。
期待一下《三体》电影,同时担心,三部曲那么宏大的世界观,真的能在120分钟里讲完吗?拭目以待~